印度电影起跑线观后感
细细品味一部作品以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写一份观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印度电影起跑线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人生都有一条起跑线,有的家长就是从怀孕开始为孩子准备,而我们今天就来看看《起跑线》这部电影的故事。
一对在印度开服装店的小夫妇就是故事的主人公,为了他们即将上幼儿园的可爱女儿皮雅能进排名第一的学校,他们搬入了附近的高档社区,找了顾问,想扮成上层阶段。这是招孩子?还是招家长?事实说明是招家长。虽然一切顺利,最后问题还是出在家长身上:学校不想招服装店老板的女儿。无奈的两位家长只好用下策——“装穷”。
他们搬到了贫民窟,获得资格却发现是抢了邻居的资格,男主过意不去去找校长坦白,校长的一句话让我惊呆了:“如果我把这个学位给一个贫困孩子,那我怎么从中受益?”男主最后发表了一次演讲,勇敢的批判了人们的思想,最后夫妇将孩子转去了公立学校,故事结束了。
在印度,英语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更是一种阶级。男主针对这个话题在演讲里说:“如果一个法国人或德国人英语说错了,我们不会认为有什么问题,但如果一个印度人说错了,那么他就会被认为是废物。”这句话使我感触很大,明明是印度,却要求说英语,校长将招生当做一场生意,不招贫困孩子。可在公立学校的孩子真的很差吗?,不,并不差。他们的表演很精彩,可大家都觉得公立学校差,其实它并不差。
在电影结尾男主的演讲虽然很有感染力,但始终只有女主站起来鼓掌,有两位想站起来又坐下了,我感到一阵悲哀,这也许就是:我有良知,但面对这个社会,我选择顺从。
我觉得有一句话很适合形容这对主角,也可以送给大家,是电影《熔炉》里的:“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20xx年第一周,选了一部印度电影——《起跑线》,它讲述了印度一对中产阶级的夫妇,为了能让孩子上贵族学校,而引发了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在花费时间、精力,甚至有人为此受伤后,他们终于明白:孩子的起跑线不是物质,而是还原真实生活。大概是因为自己当了母亲,所以,在电影的选择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教育题材的电影。该部影片中的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一、对孩子过度给予、过度保护,不可取!
影片一开始,妈妈带女儿外出游玩前,给女儿抹防晒霜,喷驱蚊液,在公园里妈妈又不停地叮嘱仆人注意这注意那……这种情况在我们身边是不是比比皆是呢!最近在看一本育儿书《正面管教》,书中提到:如果父母过多地帮孩子做他们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其实,父母在毁掉培养孩子的.责任心的机会。因为父母在为孩子的事情承担责任,而非孩子自己!对孩子过度给予、过度保护,就像温室里的花朵,生命力远远比不上室外的景观植物。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如何正确地呵护、引导、纠正,是父母要深入学习的课题。
二、育儿时,别陷入焦虑模组!
影片中的妈妈对于孩子进贵族学校的愿望极其强烈,以至于陷入深深的焦虑、恐惧之中。和孩子在一起,最重要的是父母的情绪。昨晚特别感触的一件事是,孩子扶着茶几在摆弄玩具,我和郑先生在客厅里拿着抱枕,佯装着准备打架,孩子见状立马哭出声来。我赶紧叫停,对着宝贝说:“宝贝,爸爸妈妈是开玩笑的,我们在玩,不是打架……”孩子这才止住了哭声,这才一周岁的宝宝啊!所以,当你有焦虑、恐惧的情绪时,会同样带给孩子这些东西。影片中的妈妈中了自己不够好的木马,随后又担心孩子不能进贵族学校而落后于其他人,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中国的父母大概都有这样的焦虑,所以,他们忙着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却不问问孩子的意愿!所以,别把自己的焦虑恐惧带给下一代,要让孩子相信自己很好,才能培养出自信的孩子。
《起跑线》以一对印度中产阶级夫妻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费尽心力想将自已的孩子送进重点学校读书为引,妙趣横生的戏谑间,对印度社会现存的诟病做出了极尽能事的讥讽,而电影最终虽然无法去改变现实,却用人性真善的回归,一展于什么才是真正的起跑线。
相信对于不少中国家长而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成为了一种信仰。而《起跑线》则正是戳中了这一痛点,且电影并没有将格局仅只是局限于单一的教育上,导演喜剧化的手法,所讲的故事却尤为艰辛,为了送孩子能进重点学校读书,白手起家的父母拉吉与米塔,用尽了所有能想到的办法,从买学区房到托关系走后门,再带无计可施下不惜搬入贫民窟装穷,看似荒诞不禁的故事,所着墨的是印度社会自身所存在的种种问题。
在教育不公的大环境下,电影所切入的视角其实非常巧妙,既不是大富大贵的顶层阶级,也不是穷苦潦倒的贫苦人家,而是有着一定财富和社会关系的中产阶级。他们一面渴望孩子能迈入更高层次的阶级,一面也惧怕孩子走入歧途,他们面对下一代人成长的焦虑成为了电影营造戏剧冲突的绝佳卖点,导演也正是透过他们,将印度社会所普遍存在的阶级固化,贫富悬殊,腐败等一系列问题得以了生动的体现。
一部电影的力量是有限的,《起跑线》所做的只能是呈现问题,却不可能去解决这一系列的社会矛盾。但这部电影的深度却并非仅仅是对印度现实社会问题的侃侃而谈,随着最后拉吉与米塔放弃了凭借欺骗所获得的学位,电影也发出了最为铿锵有力的声音!用不正当手段所获得的一切,最终也会影响孩子的行为,一流学府并不见得能教育出一流的人。对人性真善之美的回归,使电影营造了属于自己的内在纵深。
每一个孩子都需要有一条自己人生的起跑线,但这条起跑线却并绝不该是成人用功利之笔所划下的,这条线的原点是每个孩子心中那弥足珍贵的真善,而作为大人所真正应该去做的,便是用自己的力量守护住这条真正的“起跑线”。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