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考生写作 > 观后感

小人国的观后感

时间:2024-11-22 15:39:14
小人国的观后感15篇

小人国的观后感15篇

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吧,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观后感了。到底应如何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人国的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人国的观后感1

看完这部纪录片,我忽然开始领悟到什么是孩子所需要的“爱和自由”,如今这四个字已经被无数父母挂在口边奉若法宝,但看着片中大李和教师们渗透在言行之中“爱与自由”,真的比在书上看来的要发人深省得多。

这部电影给我的总体感觉是,很美,每个镜头都美,阳光透过幼儿园院子里的树照在房间里照在院子里,那斑驳的影子美轮美奂。教师们和蔼的面容,幼儿园的摆设都是按照孩子们的身高设计的。孩子们在那里有自我家,能够挖地道,男孩子们做男孩子们的军人梦,女孩子们做女孩子们的公主梦。那里是孩子们的天堂,在那里教师们会供给孩子们成长需要的各种物质上物品给孩子们,在精神上,教师们也无限的支持孩子们。在那里教师们尽自我最大的努力给孩子成长的空间。

影片中的小主角池亦洋,倘若放在现实生活中,必定是个让人厌恶的孩子。这个孩子太不像话了,那样和教师讲话。但影片中的李教师却十分欣赏这个孩子在影片中,有一段是许多家长联合起来找大李教师谈话,商量是不是让池亦洋离开巴学园,因为受到他“欺负”的孩子实在是太多了。但大李教师出人意料地说:“池亦洋的确有他自我的问题要解决,可是我看到,池亦洋给我们整个园的孩子做出了一个十分男子汉式的示范……”的确,池亦洋身上有着许多这个时代的男孩子缺少的品质——坚强、洒脱、有担当、不娇气、勇敢,从这段话里真的体会到了大李教师的良苦用心和高远的眼光,之后在大李和教师们的耐心接纳和引导下,池亦洋的暴力行为也少了很多,更增强了他性格中的正面部分。

对于影片中锡坤的探索行为,大李教师也给出了很好的应对示范。在锡坤把一筐珠子都洒在地上的时候,大李教师也开心地陪他一齐探索,同时不着痕迹地引导他如何将珠子扫成一堆,放回筐里。既充分满足了锡坤在特定阶段的探索欲望,又进行了有建设性的行为引导,使他逐渐学会如何将东西归位。在这种自由下,锡坤对环境的探索本事得到了保护和发展。

所有这些事例,都浸润着大李教师和巴学园的教师们对孩子深沉的爱,孩子们也由此得到了他们良好生长所需要的自由空间。

我想,以后应对孩子的时候,尤其是当他的行为表现让我又忍不住焦虑、不满、急躁、发怒的时候,我要想一想辰辰、锡坤、池亦洋还有巴学园的教师们,那样会提醒我要给孩子真正的爱,信任他,信任生命。

小人国的观后感2

看过电影《小人国》吗?说是电影,其实是在北京巴学园实景拍摄的,应该算是纪录片吧。现谈一下我看完的感受:

1、班车上印着一句“孩子是脚,教育是鞋”印象很深!是呀,鞋子只有适合脚,脚才会舒服,才会正常发育。如果鞋子不舒服,脚就会出现问题!

2、电影里的孩子没有惧怕。而我们的孩子,怕什么?怕老师批评,家长批评。正是因为怕批评才会守规矩!电影里的孩子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勇于表达自己。因为他们不用担心受大人的呵斥。但却要遵守规则、集体的规则。我们的孩子可以吗?他们由于怕受批评,而不愿流露自己的想法!我想我们的孩子们也应该和他们一样,不要畏惧大人。但要遵守规则!

3、电影里有一个反思角,犯了错误的小朋友们就要坐到这里反思,这么大的幼儿能够真正反思吗?我想不会!只是通过和集体的隔离,使他懂得,这样做是不对的,违反了规则。我想这个反思角我们可以借鉴!

在电影中还出现了三个个性小孩:最大的池亦洋,最小的锡坤,还有四岁的辰辰!巴学园老师的教育很值得我们学习:

池亦洋,一个调皮捣蛋,有暴力行为,经常欺负小朋友的小男孩!曾经有一群家长要求池亦洋离开幼儿园,可是大李老师却说:“池亦洋确实有他自己的问题要解决,但是我看到,池亦洋给我们整个园的孩子做出了一个非常男子汉式的示范!”的确,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现在许多小男孩缺的一些品质―坚强、洒脱、敢作敢当、果敢……而且,他在小伙伴中也很具领导才能!我想这应该是老师对他的调皮捣蛋不打压的结果!后来在大李老师的耐心教导下,他的暴力行为少了很多!

锡坤,一个2岁处于探索期的小男孩!这时的他还未建立起规则。当他把球和许多鞋扔进垃圾筐时,老师对他并不是批评,而是旁观,直到他失去兴趣。当他把一筐珠子全都撒到地上时,老师对他并不是指责,而是陪他一筐一块探索,并引导他把珠子放到筐子里。我想这里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老是对他探索的兴趣保护、支持、引导。孩子在探索中成长、发展。

辰辰,一个非常执着的四岁小女孩!他喜欢南德这个小男孩,每天比南德早到幼儿园,但都要站在教室门口等南德!从夏天、秋天、到下了大雪的冬天。哪怕感冒流鼻涕也要站在门口等南德,直到南德来;哪怕下大雪也要等南德来一块换鞋进教室!然而把学院的老师并没有干涉,强行让辰辰进教室。而是询问了辰辰地意见,尊重了她的选择!我想,辰辰收获的不止友谊、爱和尊重!更重要的是她无比细腻的情感和耐心被很好的保护了!

巴学园的老师能够做到这些,我们同样也能!加油吧!

现向家长朋友们推荐一下。看完谈一下您的感受!

小人国的观后感3

看过电影《小人国》吗说是电影,其实是在北京巴学园实景拍摄的,应当算是纪录片吧。现谈一下我看完的感受:

1、班车上印着一句“孩子是脚,教育是鞋”印象很深!是呀,鞋子仅有适合脚,脚才会舒服,才会正常发育。如果鞋子不舒服,脚就会出现问题!

2、电影里的孩子没有惧怕。而我们的孩子,怕什么?怕教师批评,家长批评。正是因为怕批评才会守规矩!电影里的孩子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勇于表达自我。因为他们不用担心受大人的呵斥。但却要遵守规则、团体的规则。我们的孩子能够吗?他们由于怕受批评,而不愿流露自我的想法!我想我们的孩子们也应当和他们一样,不要畏惧大人。但要遵守规则!

3、电影里有一个反思角,犯了错误的小朋友们就要坐到那里反思,这么大的幼儿能够真正反思吗?我想不会!只是经过和团体的隔离,使他懂得,这样做是不对的,违反了规则。我想这个反思角我们能够借鉴!

在电影中还出现了三个个性小孩:最大的池亦洋,最小的锡坤,还有四岁的辰辰!巴学园教师的教育很值得我们学习:

池亦洋,一个调皮捣蛋,有暴力行为,经常欺负小朋友的小男孩!以往有一群家长要求池亦洋离开幼儿园,可是大李教师却说:“池亦洋确实有他自我的问题要解决,可是我看到,池亦洋给我们整个园的孩子做出了一个十分男子汉式的示范!”的确,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此刻许多小男孩缺的一些品质—坚强、洒脱、敢作敢当、果敢……并且,他在小伙伴中也很具领导才能!我想这应当是教师对他的调皮捣蛋不打压的结果!之后在大李教师的耐心教导下,他的暴力行为少了很多!

锡坤,一个2岁处于探 ……此处隐藏8864个字……,她都有自己的方法去引导他们,给他们足够的自由和空间并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和孩子们说话时都会蹲下来,心平气和,不会随便乱发脾气,我想小人国里面的孩子有这样一个老师是幸福的。 那位霸道的小朋友,经常欺负别的小朋友打人犯错是家常便饭,无奈中,小朋友的家长不得不跟 李 老师商量让池益洋退学的事情。可是 李 老师没有放弃池益洋,她发现了他身上的闪光点:为其他小孩树立了男子汉的榜样。每次当他捣乱不听话的 时候老师不只让他接受惩罚,更让他知道自己错在哪儿了,应该怎么做,终于他可以像老师一样调节小朋友间的矛盾。这一系列的转变离不开老师的帮助,这个成长的过程也不是一天两天完成的,为了这个转变,老师精心培土、除草、施肥、浇灌,耐心地等待它的成长。

好奇心特别重的可爱的调皮鬼,他的探究热情总无止境,一会儿热衷于探究垃圾筒的肚子到底有多大,往里头塞了皮球又塞鞋,老师等待着直到他满足地离开,才拿来大筐子把垃圾筒里面的归位。他似乎对所有的东西都特别感兴趣,一个人溜进储物间,好奇地翻翻这个,看看那个,摸摸这儿,推推那儿,最后对一筐积木发生了兴趣,并把篮子里的积木全部倒到地上,任由他乱踢,在满地积木地上乱跑着。李老师在旁边不但没有阻止而且陪他一起玩,直到他累了,在 李 老师的帮助下用扫帚将房间收拾干净。在等待中老师给了这个探索者一个充分自由探索的空间。

还有令人敬佩又怜爱的等待小女孩,不管刮风下雨,还是烈日炎炎,她总是执着地在教室外等待一个小男孩的到来,只有等到他,和他一起玩才开心。碰到恶劣天气,老师总是关心地建议她进屋等或边吃饭边等,这样的等待整整持续了一年,终于有一天,小男孩要走了,大 李 老师和小女孩约定:你现在已经有好几个好朋友了,星期一,咱们就去找其他小朋友玩,开始实行新的计划。老师将继续等待,等待她交到更多更好的朋友。

整个纪录片中,老师与幼儿都是朋友关系。让我明白教育过程就应该是个交互的过程,是个对话的过程,让孩子有自由、有空间、有尊严、有自信,这样去学习、去生活,那么孩子会得到幸福的感觉;要仔细观察孩子的特点,并根据特点引导孩子,使孩子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

小人国的观后感14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是我观看纪录片《小人国》后最深的感触。在这部片中,我们所有的情感:快乐,悲伤、孤独感、等待、挫折感、领导欲和我们的等待,在所有这些孩子身上我们都看得到,只不过他们比我们更坦率,表现的更无遮无掩。

看着片中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是那么的熟悉,这些正是每天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可是当离开参与者的身份来审视他们时,觉得这些孩子可爱无比。我不禁反思:自己每天都穿梭在孩子们中间,每天都以“爱”的名义规定孩子只许这样,不能那样,是真的爱孩子吗?是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真正需要的吗?片中大李老师用其尊重、平等、宽容的教育方法给了我启示,也很好的阐述了“孩子是脚,教育是鞋”的含义。“脚”会长大,“鞋子”也要根据脚的需要进行调整,同时“鞋”又是“脚”的保护者,在教育这双鞋的关爱、呵护下,作为脚的孩子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舒适和自由。

片中的老师蹲下来和孩子说话“我可以和你一起等吗?”“棍子是你的,你有权利把它要回来”。“你觉得这样可以吗?”……一系列的语言,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可它却触动着我们,试问自己平时我们做到了吗?

片子中池亦洋敢骂老师、打老师、经常欺负人,是让其他小朋友惧怕的“小霸王”,这样一个孩子在一般人眼里一定是个坏孩子,但大李老师的话让我很受震动,她说这个孩子身上有闪光的地方,他给其他的男孩子树立了男性的榜样,所以老师是带着欣赏的眼光来看这个孩子的,但同时老师也从不放过任何一次“改造”他的机会。当时我就想,这样一个聪明、个性鲜明的孩子,只要有了正确的教育方法,将来必定能成为不一般的人。确实在片子的后面,这个孩子带着男孩子们打仗,处理孩子们之间的纠纷,很有一种领导才能,变成正义使者,而那些原先一直被他欺负的孩子还从内心特别地拥护他。这样一个“孩子王”,在我们身边,是不是也越来越少了呢?

电影结束了,我想得更多地是应该怎样去正确的引导孩子们在自由中的问题,因为孩子是年幼的,需要辨别是非,需要培养习惯,更主要是因为这是我平时做得不够的、也常常得不到要领的地方。有时候因为忙碌和琐事,没有耐心引导孩子们的好奇心、探索欲,也没有耐心用更理智的态度和方式对待孩子们的错误和自以为是的执拗。这部片像场及时雨,让我从中汲取了营养。

小人国的观后感15

《小人国》是一部关于儿童的生活戏剧——发生在真实儿童里的真实故事,它为我们呈现了一个陌生又真实的儿童世界,其中的许多镜头都让我感觉似曾相识。经过此次学习令我受益匪浅,下头就谈谈我自我的一点不够成熟的体会。

一.教师扮演的主角

此刻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仍然是教师们把自我置于绝对权威的地位,是教育活动的领导者、表演者;而幼儿则处于绝对服从的地位,在教育活动中只能当听众、观众,一切都要耳提面命。当然我也一样,总是期望孩子能完全的听从我的安排,按照我说的做,一旦发现孩子没有听我的话,不管三七二十一先阻止了再说。虽说了解我们应当以孩子为中心,教师应处于引导的地位,可是做起来的时候这一切就会抛到脑后了。可是,在巴学园里我看到了孩子和教师之间的亲密关系,他们超出了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让我看到了好朋友之间的心与心的交流。调皮、霸道的孩子对于我自我来说是最头疼的,对于这类型的孩子我还真没那么多的耐性去对待,可是看到李教师对池亦洋不厌其烦的进行教导,不断的让他明白自我的行为已经造成的后果,而不是笼统的对他的行为进行指责。

我们只是他们生活的一个参与者,对于他们的活动我们要充当的是合作者,不是干预者。他们犯错了,我们应当是让他们自我了解自我行为对错与否的引导者。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情感联系会影响到教师对幼儿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所以,我们应当确立好自我的主角,把握好自我与幼儿的关系,把自我看作幼儿良好的合作者与协作者,用爱去感染幼儿,让幼儿感到教师是他们中的成员而不是约束限制他们的成人。我们应当时刻调整自我的情绪,始终用和蔼可亲的态度去对待幼儿,为他们创设自主的活动环境。细心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尽量照顾到每一个幼儿,要多与幼儿交谈,一齐玩,鼓励幼儿表达自我的意见和想法,建立宽松平等的师幼关系。

二.孩子是脚,教育是鞋

在巴学园的校车上有这么一句标语“孩子是脚,教育是鞋”。这句话其实在我理解就是:不管你用多么完美的教育观念,如果孩子们不适应你所使用的教育方法,那就是一句空话,甚至是阻碍他们发展的废话,对于孩子的教育要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问题孩子将问题抛给我们,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将这样的一个球再次传到他们那去,就要研究“力度的大小”不能伤着他们,这就要求我们有灵活的教育智慧和一颗充满爱的心。

经过观看此部影片,我学到了很多,电影中的许多片段,零零碎碎却深深的印刻在我的脑子里。我明白,以我此刻的教育经历可能并不能游刃有余的表达我想要表达的感想,相信经过日积月累的教学经验,下一次再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我又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小人国的观后感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